燕州诗社论坛
欢迎加入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燕州诗社论坛
欢迎加入
燕州诗社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3 posters

向下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Empty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帖子 由 春光无限 2012-03-22, 22:50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章法是格律诗中的比较简单的一章,简单地理解就是格律诗的写作方法,也就是如何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譬如布局谋篇。不过要想很好地掌握,反而比较有难度,也恰恰是难以出成绩的地方,前面学得好不好,靠努力就能做到,而章法,除了努力+技术含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靠悟性!靠个人对外界的感知的能力和思考的深度,严格地讲,这是跟文学素质很有关系的一块,单靠努力,也许可以成为好手,但绝对不可能就保证可以成为高手高手高高手!
  章法是格律诗词中独有的成分,放眼其他文体,无论散文、小说、汉赋、楚辞等,均无固定的章法,最多也就出了个什么龙头、凤眼、猪肚、豹尾之类的论点,也是要由作者机动灵活掌握和自由发挥的,唯独格律诗词有相对固定的章法模式,有常规的布局。
  章法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关于律诗、绝句的体裁设定。即分两种体裁,律诗和绝句,均有五言和七言,分称为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和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以及罕见的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2.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且常规为平韵(仄韵已消失)。
  3.句式整齐,要么全是五言,要么全是七言。不得五言、七言交错。
  4.每两句构成一联(或一组),体现在上句一个逗号,下句一个句号。若干联就组成了一篇。
  5.讲究平仄(粘对)。
  6.律诗中间两联(4句)必须对仗。
  7.讲究“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就是章法的重要内容。这点潜川自我独特的感受倒不多,因为感觉前人已经说得够细致了。具体的还是在运用。
  转贴别人的作品来说明吧,懒得打字了。这方面很多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已经谈了很多,我懒得再重播,所以转贴别人的一篇文章来促进各位学弟学妹的理解.

               从起承转合谈小学古诗的篇章结构
                           作者:涟源市教研室 谢锡林

  文章的篇章结构,指的是一篇文章中的组织形式或构造方式。我国传统的词章学称之为章法。历来写文章、读文章,人们都很重视章法,讲究章法。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大法有四,一曰章法,二曰股法,三曰句法,四曰字法。四法明,而文始有规矩矣。四法中章法最重,股法次之……其中的章法指的即是文章的篇章结构。古人作文,所遵循的最基本的章法是起承转合。
  何谓起承转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下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它是我国古代文人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符合人类思维的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一面到多面,由外观到内涵,逐渐深入,逐渐明白的。这一过程,有深有浅,有曲有折,有阶段,其间已蕴藏着起承转合这一法则。当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用语言文字将其表达出来,很自然地要遵循这一法则。古人写文如此,写诗亦如此。据此,我们在小学古诗,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可以用起承转合这一四段构篇法则去分析古诗中的篇章结构。
  小学教材中选入的古诗,大多是古代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每首四个诗句,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想象丰富,构篇严密有序。无论写景、咏物、抒情……其每一诗句都有它一定的功用,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大都符合起承转合的法则。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颧鹊楼》(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是首五言绝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梦
               更上一层楼
  它写出了诗人登楼远望所见到的壮丽景色。阐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首句白日依山尽为起句,写诗人登楼西望所见之景,白日渐渐隐没于山后,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是承句,承首句而续,写作者东望所见,写出了滔滔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这两句一前一后,一起一承,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山水画。这也属于写实。眼前的壮景,不由使作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看得更高更远。于是,诗人便以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而宕开一笔,提出问题,由写实转到写虚,由写景转入议论。第四句更上一层楼是合句,紧接第三句而作结,拓宽了诗的意境,升华了诗人的联想,使全诗情随景发,议随景论,揭示了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中的起承转合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再看一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物大作《咏柳》(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
                碧玉妆成一树高
                千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初春柳树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春风及一切创造性劳动的赞美。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起于对柳树高大风姿的整体描写。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承首句而来,沿着作者观察的顺序,具体集中地写柳枝茂密,轻柔下垂的样子,也是对柳树柔美风姿的补充之笔。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看来是写柳叶的承句,并就此追索作者的思路似乎也是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但是略加品味,不难看出,它在写法上,笔锋已有了转向。前两句描写柳树高大轻柔,如玉如丝,这是写实。第三句已是作者联想的开始 ,它不再说柳叶怎么美,而是将柳叶作为连带物而展开联想,逆转笔锋并以设问的手法,从写柳树转向写春风。第四句合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则在第三句的基础上借助想象的翅膀,捕捉春的形象,以妙不可言的比喻回答了前句的设问。到此,水到渠成,让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贯穿全诗,将整首诗剪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图画。剪宽了诗的意境,使诗人美好的情趣升华到对初春的赞美,对一切创造性劳动的赞美。
  从以上分析看来,这两首诗的篇章结构,表现在起承转合上是很明显的。每首诗的四个诗句都能按此法则实行有序的逻辑组合,一起二承三转四合,表现了诗人行文构架的严密,思路的清晰,写景抒情的浑然一体,是较典型的由写实转入写虚的古诗。这样的诗,用起承转合去分析其篇章结构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符合人情物理的。对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分析,只要教师在表述上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开有关专业术语,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小学教材中,还有一些在起承转合上表现不太明显的古诗我们能不能用此法去分析其篇章结构呢?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不妨再看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宿新市徐公店》(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起句)篱落疏 疏一径深,(承句)树头花落未成阴。(转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合句)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将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运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精彩图画。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又富有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赞美之情也尽在这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首句为起句,写篱笆、写小路、写山林,为我们展现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第二句承首句而作,绘树、绘花、绘叶,继续为我们补充了人物活动的时节及此时田园风光的美好。一起一承,一粗一细,均为景物、静态描写。第三句却在事物对象上有了变化,即由写景物而转到写人物,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第四句则在第三句的基础上以儿童寻蝶作结,使全诗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全包蕴在一个寻字中。这首诗在起承转合上不够明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转。的方面。这里的转不象前面两首那样明显地由写景转到直抒胸臆,而是从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上的一个方面转入另一个方面,并以此引出合句,深化主题。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分析小学古诗结构中的起承转合,其要点是要抓住一个转字,辩析它的转向。这也是笔者所讲的古诗之间在起承转合上明显与不明显的主要区别之点。这一转向,表现在古诗的篇章结构中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如《登颧鹊楼》、《咏柳》等一样,由写实转向写虚,是表达方式上的转向,是由描写实景直接转到议论或抒情,其间,转的过程从其坡度来说是较陡的。读者容易区别。其二是写作对象、具体内容及作者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的转向。如前面所讲的《宿新市徐公店》、《小池》(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江畔独步寻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示儿》(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等。其三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的对比联想转向。如《古风》《蚕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等。前一类属于明转型,后二类属于暗转型。但无论是明转或暗转,归根到底,其转中都包含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一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以人们这一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的规律,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认识事物的特点,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去分析诗中的变化多端的转,那麽,小学古诗中的起承转合的构篇规律及作者的行文思路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是小学古诗的篇章结构的分析与教学,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我这里只是从另一个侧面谈了有关这方面的一点粗浅的且不够成熟看法,其目的是给广大的小语教师提示一条古人写诗的构篇规律,启发教师们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一条有关小学古诗教学的新路,让学生们能在教师的恰到好处的讲授、启发和指导下,潜移默化,学会一些学习古诗乃至写作古诗、新诗、儿歌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至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待广大教师的继续探索。

  --潜川补充,实际上古诗词的写法,尽管有很多种变种,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脱不了这种结构的.各位学弟学妹不如以此为参考来欣赏一下,我就不细述了.--因为宝宝又闹了.要睡觉,我要去陪着她,享天伦之乐去也!
附录:
这是潜川以前评点网友“歌者默然”的作品。转贴过来
  
        品歌者之词作《卜算子》
  
        草碧晓风轻,
        雁落纤云淡。
        落寞箫声谷雨天,
        几树扬花乱。
   
        心底梦痕平,
        脉脉相思远。
        一盏闲茶伴落英
        隐隐风流散。
  
  歌者这首词《卜算子》,合仄合律,是很好的作品。仅从字面上看,基本已趋成熟之作,但在下阕结尾的时候,意境似乎提炼得不够,“隐隐风流散”,也表达得过于直白,使得前面的烘托容易变成文字堆砌,令人有“爱上层楼”之观感。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字未道明白,但尽著风流,可见前辈大师功力之一斑。
  全词中的意象之罗列,尽管因人而异,亦必须遵照眼前事实,譬如,古人以大雁喻秋天,纤云之所以“纤”,亦源于于秋高气爽之故,但在谷雨天,恐怕云团沉重厚实得多,“纤”起来恐怕是有难度的罢。譬如秦观有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起码也到了七七祈巧节,接近秋天了。因此,明显“雁”之一句与“谷雨天”节令不符合。恐怕是为了符合平仄强行凑上去的吧。
  “扬花”一句,恐为“杨花”笔误,古人常将柳絮比做杨花,“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而谷雨天紧接清明节,通常是阳历4月20日之后,雨水是很足的。
  “落英”一句,颇觉突兀,因为歌者既将时节定于春末夏至,又突出杨花,杨花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惆怅,莫名的淡淡忧伤,是轻盈的,是纷扬的,而落英带来的情绪的“重量”,要比杨花重一些,尽管可以衬托出“隐隐风流散”,但因为前面的铺垫都为了杨花,所以落英的出现就有了些许的不协调。
  古人除非刻意营造一些氛围,如李白崔颢等,“凤凰台上凤凰游”等,黄鹤楼等,会在同一篇诗词中安排重复的词语外,一般不会有重字出现,但此的短短卜算子中,“落”就出来了两遍,不由得要再次推敲了。 
  --以上评点,纯属个人见解,见笑了。得罪莫怪。
  
  律诗的起承转合和七绝的构成是一样的。不过因为律诗有八句,则分布的部位不一样。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起
        此地空余黄鹤楼。——承
        黄鹤一去不复返,——承
        白云千载空悠悠。——承
        晴川历历汉阳树,——承
        芳草萋萋鹦鹉洲。——承
        日暮乡关何处是,——转  (作为“转”都可见一定的副词,或字面上的意思)
        烟波江上使人愁。——合
  
  记得当时,有一学友闯入提问:关于起承转合早就听说了,却直到今天看了师兄的讲解才算明白,以前得话只知道写诗要遵守自然法则,逻辑顺序而已,但是到底有那些自然法则,逻辑顺序还是不大明白,希望师兄不吝赐教。——红尘顿首
  潜川一直未能回答红尘的问题,因为潜川所受过的教育不一样,倒还真没听说过自然法则,逻辑顺序这些理论,历代诗词理论甚多,潜川虽穷毕生之力也未能全览,红尘不妨把相关文章贴些出来,潜川可边学习边回答红尘之问题,顺便也可增长自己见识。
潜川继续加深对起承转合的理解和运用:
  ——起:即开端、开头,话题的说起,主题的引入等等。
  ——承:即承接,相承,接着上一句话继续申述。
  ——转:即递转,转折,指表述的内容的引申或变化。
  ——合:由上句的“转”而引出的结论,类似于更高层次的“承”,因为前面的“承”只须跟着“起”就好了,但这个“合”起的承接的作用,必须照应全篇,承接全篇,把整首诗的意思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上去,犹如“更上一层楼”,也可称之为“升华”,是一个提炼的过程,甚至一首诗好不好,都能在这一句体现。
潜川继续——
  绝句只有四句,起承转合也只有四个字,所有很多时候,绝句是最容易看出起承转合的章法的。因为往往一句对应一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起       “出”为入声,属仄。
         烈火焚烧若等闲。——承
         粉身碎骨浑不怕,——转
         要留清白在人间。——合       “白”为入声,属仄。
  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四句基本上不可能颠倒,或者最多“起”“承”两句可以互换,很容易看出它的章法来。但要写出这种境界,倒是很不容易,各位有注意到,后面一句,已经不是单纯地写石灰了,而是作者在狱中表达自己的气节如石灰一样,借物喻己了。古往今来诗词作品何止数万,要想找出自己独有的观点,确实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
  其次,起承转合不明显的。这些句子可以相互颠倒,互相错位都可以。譬如:
            《画》        改装后
          远看山有色,      春去花还在,
          近听水无声。      人来鸟不惊。
          春去花还在,      远看山有色,
          人来鸟不惊。      近听水无声。
  ——但这并非表示他就没有起承转合的章法了,而是隐化了,淡化了,如上面的《画》(作者记不得是谁了),由远至近,由全局到局部,由画及人,将意境一层一层地叠出,把画的特性表述无疑,是首相当不错的作品,甚至可以去掉标题当谜语猜都可以。但如果是《石灰吟》这种类型的诗,一旦调换,不仅诗味大减,而且表达的意思都变了或者浅薄或者走样了。
  “起承转合”的手法不光是格律诗的手法,也可以称之为所有古典诗词的普遍手法,可谓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古风是不讲究平仄的,所有章法的运用尤其重要,不要以为什么都不约束反而好写诗,这是大错特错的理解,格律诗词犹如套路,一招一式要丝丝入扣,此在潜川的教学系统里称之为“收”;古风犹如散打,举手抬足皆能伤人,潜川称之为“放”,“收”都没本事收,又谈何放呢?所以古风如果没有良好的格律基本功,是很难有大成的

春光无限

帖子数 : 544
注册日期 : 12-02-15

返回页首 向下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Empty 回复: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帖子 由 轻风掠水 2012-03-27, 11:17

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强
轻风掠水
轻风掠水
Admin

帖子数 : 621
注册日期 : 12-02-14
年龄 : 48

http://dengta.5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Empty 回复: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帖子 由 春风话语 2012-03-30, 18:57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4033266618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五天课程:运章法(上篇) 288858716

春风话语

帖子数 : 204
注册日期 : 12-02-16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